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投中网(ID:China-Venture),作者:陶辉东,授权转载发布。
科创板上市公司中,部分创投基金的投资周期超过十年。长期陪跑后,它们终于迎来了收获季。
7 月 22 日,科创板开市满一周年。从 7 月 23 日开始,减持潮如约而至。
仅在 7 月 23 日晚间,就有中微公司、西部超导、瀚川智能、沃尔德等 9 家公司发布股东减持预告。
7 月 24 日后浪又至,航天宏图、天宜上佳两家公司公告股东减持。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一共有 25 家。至此,首批公司中半数已经公告股东减持。
在浩浩荡荡的减持潮中,创投基金成为减持主力。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创投基金的渗透率非常高,其中部分创投基金,投资周期已经超过十年。这些基金经过长期陪跑之后,终于迎来了收获季。
两天拟减持规模超百亿 中微一家套现 25 亿元
7 月 23 日公告减持的 9 家上市公司股东,按当日股价,计划套现的金额合计约 88 亿元。其中减持金额最大的是中微公司,减持金额在25. 33 亿元以上。减持比例最高的是西部超导,拟减持股份占总部本的14%,减持规模达 21 亿元。
7 月 24 日公告减持的两家上市公司股东,合计减持金额超过 15 亿元。也就说,在短短两天中,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股东计划减持规模合计突破了 100 亿元。
投中网梳理发现,以上 11 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股票,创投基金减持占减持总规模的80%以上,还有多起清仓式减持。
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机构股东减持一览,截至 7 月 24 日
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微公司的股东们,首次采用了科创板新设的询价转让方式。包括IDG、兴橙投资旗下基金在内的八家股东,一共减持中微公司8,880, 000 股,占总股本比例的2.66%。按 178 元的减持底价,减持规模可达25. 33 亿元。
根据公告的方案,本次询价转让的价格下限为 178 元,是中微公司前 20 个交易日均价的73.49%,是中微公司 7 月 23 日收盘价205. 23 元的86.73%,折价幅度较明显。不过这还不是定案,最终价格还需要经过询价的博弈过程才能确定。
由于科创板开板以来,市场行情节节走高,创投基金的减持能获得丰厚的回报。以上已公告股东减持的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大部分公司的股价已翻倍式的上涨,仅新光光电、容百科技、天宜上佳等少数公司有破发风险。
创投基金的商业模式是“募投管退”,退出是关键的一环。创投基金在助力科创企业成长、壮大并上市之后,有序完成减持退出,将鼓励更多的资本在早期阶段参与科创企业的融资。正如兴橙投资董事长陈晓飞在受访时所说的:“暂时的减持是为了背后LP投资人回报的需要,公司近年来深耕半导体产业投资,LP的资金将继续投入到更多的半导体企业中。”
7 月解禁压力最大 多数机构还在观望
股东的集中减持不可避免会使得个股供求关系短期内改变,导致股价下跌,这又会引发羊群效应,进一步加大股价下跌的压力。
上周股市跳水,更让减持的时机变得有些微妙。尤其是 7 月 23 日、 24 日,有股东减持计划的相关个股均出现了股价大幅下跌。仅在 24 日一天,容百科技下跌8.22%,西部超导下跌10.44%、光峰科技下跌11%。
2020 年科创板共有 68 家公司解禁,涉及数量60. 22 亿股。其中, 7 月是科创板解禁规模最大的一个月,达 2151 亿元(以 7 月 7 日股价计算)。而 7 月的解禁压力又几乎全部集中在 7 月 22 日当天,解禁规模高达 2088 亿元,占全月科创板解禁规模的97%。因此,这一天市场不可避免会面临一些流动性的问题。
2020 年各月解禁规模,来源:华泰证券
但减持的影响也不应被过分夸大。历史数据表明,解禁高峰与股市下跌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2009 年、 2015 年都是A股解禁大年,但这两年A股走出了大牛市行情。十年前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大规模解禁,也并未对二级市场形成大幅冲击。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历史对比来看,与首批创业板公司相比,首批科创板公司解禁市值占流通市值的比重更大,解禁收益率也相对更高,首发股东的减持意愿也就更强烈。而另一方面,从公司属性、质地方面看,科创板公司的科创属性更加突出,大多属于半导体等细分赛道龙头,更具成长性、稀缺性。
对科创板而言,解禁潮这一关是必须要过的。只有渡过这一关,创投基金的资本退出,其他长期资本进入,科创板才能步入更平稳、更成熟的下一阶段。因此解禁潮也是对科创板上市公司质量的一次大检验,估值分化或将加速到来。
实际上,与上周高达两千亿的解禁规模相比,合计仅 100 亿元左右的减持规模显的并不起眼,也就是说大部分机构股东还在等待更好的时机。一家做大宗交易服务的机构人士向投中网表示,因为股价的原因,很多创投机构目前还处于观望的状态。
科创板减持制度重大突破为创投基金松绑
为了避免减持对二级市场造成冲击,赶在解禁潮到来前,科创板在减持政策上推出了重大政策创新。
4 月 3 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以非公开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股份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增加非公开转让与配售两种减持方式。 7 月 3 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以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股份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将征求意见稿中“非公开转让”的表述调整为“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并确定于 7 月 22 日,也就是科创板满一周年的当天正式施行。
至此,科创板一共提供了五种减持方式,即A股原有的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以及新增的询价转让和配售。
新增询价转让和配售的减持方式,是科创板的重要制度创新。它们的基本内容如下:
询价转让:
允许首发股东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包括科创板首发网下投资者和私募基金管理人)转让股份,单独或合计转让的首发前股份数量不得低于股本总数的1%。
配售:
允许首发股东向公司其他登记股东转让股份,单独或合计减持股份数量不得低于股本总数的5%。
对深受减持新规困扰的创投基金而言,新增的两项减持方式是重大利好,其带来的历史机遇甚至可能不亚于科创板本身。与原有的减持方式相比,新政策有重大的突破:
第一,取消了减持总额的限制,减持总额只设最小值而不设最大值。
第二,放宽了定价限制,只要求交易价格不低于公告日前 20 个交易日均价的70%。
科创板五种减持方式一览,投中网整理
总体而言,科创板新增的减持方式更灵活、高效,既尽可能地满足创投基金的退出需求,又有效降低减持对二级市场造成的冲击,引导长期资本接力,促进一二级市场的资本循环。相信在中微公司的股东们率先“吃螃蟹”之后,示范效应之下会有更多创投基金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