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和农信宣布完成6亿元C轮融资,由世界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之一——TPG(德太投资)旗下的影响力投资基金“睿思基金”(The Rise Fund)领投,宁波仁达普惠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以下简称“仁达普惠”)跟投。本轮融资结束后,中和农信的股东包括:蚂蚁金服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睿思基金、中国扶贫基金会、国际金融公司(IFC)、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仁达普惠以及天天向上基金 。
蜕变转型 影响力投资支持下的农村金融典范
在中国的三百多个县域,活跃着一群“最土金融人”,他们多是本乡本土的农民,十里八村的乡亲想借钱,只要一个电话,就服务上门,不用抵押,也不用找公职人员担保,只要这家人踏实靠谱,足不出户就能拿到钱。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和农信,他们用这种模式已经在农村服务了二十多年。
1996年,秦巴山区深处,国务院扶贫办外资中心和世界银行联手引入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小额信贷模式设立的扶贫项目,在当地落地生根,2000年由中国扶贫基金会接管,2008年开始转制为公司化运作,中和农信应运而生。其宗旨是以商业化手段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这一社会问题,让农村中低收入群体享有在金融服务支持下追求更好生活的机会与权利。经过二十余年的实践,中和农信业务已经覆盖全国21省的307个县域,员工达到5000人;累计放款370亿元,笔均贷款2万元,还款率高达99%,超过一半贷款用于种养殖业;累计超过500万农村百姓从中和农信的小额信贷业务中受益。截止到2017年年底,中和农信在贷客户92%为农民,82%为妇女,89%为初中及以下文化,七成受访客户之前从未在其他金融机构有过贷款。
在中和农信的帮助下,有的人第一次写出了自己的名字,有的人流浪归家也能种起了菜地,有的人家里的土房变成了楼房,走上了致富路。
共同理念下的力量聚集 打通农村金融最后一百米
2007年,洛克菲勒基金会首次提出了“影响力投资”这一概念,倡导资本通过有经济效益的投资以解决社会问题。中和农信无疑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成功案例。
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中和农信董事长王行最指出,中和农信自成立以来,以对“打通农村金融最后一百米”这一使命的认同为基础,先后引入IFC、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天天向上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这些影响力投资使得上亿资本在农村发挥出了巨大的能量,同时为中和农信的商业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和资金上的有力支持。
本次睿思基金和仁达普惠的加入,使中和农信成为中国获得影响力投资最多的小微金融机构,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影响力投资标杆”。此外,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并不断下沉的行业大背景下,2016年中和农信还引入了蚂蚁金服的战略投资,更是从技术赋能中和农信,大幅度提升了机构的抗风险能力与运营效率,丰富了服务手段。我们有理由期待新的股东能为中和农信带来更崭新的发展契机。
TPG旗下的睿思基金规模超过20亿美元,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兼顾社会效益和财务回报的项目, 对中和农信的投资反映了TPG对于普惠金融的高度重视。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农村小额信贷平台,中和农信既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也在商业上获得成功,这与睿思基金的投资策略完全吻合。”TPG中国区管理合伙人孙强说,“中和农信的小额贷款大多数放给中国最贫困的农村地区,是那里很多农户家庭取得贷款的唯一渠道。”
仁达普惠是仁达普惠(北京)咨询有限公司联合浙江北大协同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专项投资基金,致力于推动和支持中国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的发展,挖掘行业内更多的具有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的新兴金融科技企业作为合作和投资的对象。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教授说:“我们关注和深入调查中国和全球的普惠金融机构,探寻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和打通中国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渠道与实践,中和农信是多年来根植并深耕中国农村,服务最小微的农户和农村家庭,并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和好金融好服务的典范。”
2016年,本着为农村百姓带来更可获得、更充分的普惠金融服务的共同目标,中国金融科技领域的“独角兽”蚂蚁金服战略投资中和农信。“为世界带来更多平等的机会”始终是蚂蚁金服和中和农信站在一起的初衷和目标,通过技术和业务赋能、线上线下渠道的互补,让农民群体逐步享受互联网红利。上一轮投资完成后,蚂蚁金服和中和农信在技术、人员和农村金融业务上建立了多层次的赋能合作,例如AI技术赋能层面为中和农信提供数据化风控能力,作为中和农信贷款准入的重要指标。除此之外,双方还将共同推动更多的普惠金融服务普及到农村地区,增强农村经济实体的竞争力、改善农村群体的生活。
中和农信总裁刘冬文表示,中和农信致力于“打通农村金融最后一百米”。在未来,我们将与众多伙伴一起,专注于服务农村市场,让广大农村百姓获得更充分、更专业的金融服务。同时,中和农信也期待着吸引更多的资本和力量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催生出更多的山水间的“中和农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