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蓝狐笔记(ID:lanhubiji ),授权转载发布。
前言:本文通过奥派经济学的视角来观察比特币,本文认为传统的货币体系存在滥用风险、隐形成本高、甚至会导致经济危机等,它还认为传统的经济学对于货币的认知是错误的,而比特币优于传统的货币体系。同时作者也认为,比特币要走向大规模的主流采用非常不容易,绝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本文作者Ben Kaufman,由“蓝狐笔记”社群的“SL”翻译。
十年前,比特币作为一种新货币体系引入到这个世界。它引起了货币经济学领域的新关注。在经历一个世纪的完全国有化货币生产体系,以及大约五十多年的无法改进的国家货币标准之后,对于稳健货币的竞争早已不复存在。
重回黄金的做法,即使在奥派和自由市场思想家圈子,也正变得越来越不切实际,似乎别无它法,只能等待当代系统的不可避免的崩溃,而可以说曾经接近过几次崩溃。
从学术观点和大众接受度来看,在知识领域的争论似乎也已经结束。除极少数例外,例如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公众认可的大多数著名经济学家都是凯恩斯主义货币方法的追随者。因此,赞同货币民族主义,并颁发法定货币,这既可以作为能带来成本效益的黄金替代品,也可以成为政府融资以及国民经济“微调”的手段。
与此同时,尽管公众和学术界对于稳健货币的争论可能已经宣告结束,但新技术的兴起已经开辟新的前沿阵地,并开启数字货币替代品的寻找。一个没有组织的小群体,他们主要由个体计算机科学家和加密学家组成,被称为密码朋克,开始研究计算机网络和密码学在解放人们方面提供的新可能性,其中包括创建开放数字货币的努力。
借助于David Chaum(DigiCash)在数字支付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以及后来的各种研究和实践举措,其中最著名的包括Adam Back(hashCash)、Wei Dai(b-money)、Nick Szabo(BitGold)以及hal Finney(RPOW),引入数字现金的努力开始层出不穷。这些尝试毫无疑问有它们的优点,但全都失败了,它们没能提供有效的体系或获得足够的吸引力,无法对货币事务产生实质的影响。
大概在 2008 年后期,比特币的引入,可以说是自 1971 年以来货币事务的最重要的转折点。 1971 年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和引入当今无法改进的纸质货币标准的年份。尽管不是立即见效,但作为新货币形式的比特币,其增长开始加速。
现在,它诞生十余年,经常上新闻头条,并成为美国国会讨论的内容。比特币的巨大成功引起了货币经济学家们的关注,并重燃对稳健货币的争论。
最初,比特币得到双方不起眼的关注,并且还伴随着质疑,还被认为不过是又一个泡沫或过时的趋势。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比特币增长每年都在加速,它开始受到一定的关注,使其成为知识分子的盟友或对手。从所有经济学派来看,比特币现象似乎只跟奥派理论相容。
现在,在众多支持者和质疑者之间一直存在强烈的情绪。另一方面,在所有其他经济学派看来(蓝狐笔记注:除奥派经济学),比特币依然被认为是泡沫、市场的非理性、或者终将崩溃。这些学派理论跟比特币不相容,因为比特币作为货币并非是法定货币,这与他们的经济学理论,尤其是货币经济学的想法不相容,这使得他们对像比特币这样的新货币的可能性视而不见。
尽管支持不多,但比特币仍在增长,而且遭到学术界的强烈反对。不过比特币依然持续发展,它建立的货币地位比一些法币更具有经济上的重要性。(蓝狐笔记注:主要是指在一些恶性通胀国家,其法币得不到民众的信任)
比特币市值与其他国家法币和贵金属的比较。来源:cryptovoices
在这一点上,很明显,比特币不可能再被忽略,而应该认真研究和彻底调查。似乎理解其本质可以揭示它成功的原因,也可能对其未来前景抱有粗略的期望。
我们首先研究了货币作为最畅销商品的性质,这为其持有人的未来交易造成的经济成本最低。然后,我们继续探讨影响商品可销售性的各种因素,并进一步探究它们在市场上以货币形式出现的可能性。本文中,我们将这种理解运用到比特币案例中,并从货币经济学的角度来探索比特币的用例。
比特币的货币属性
影响一种商品是否适合成为货币的共同属性,例如可分割性、可便携性以及可持久性,通常都是商品自身的物理组成所固有的。多年来,这种物理限制导致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货币的特定物质载体。例如,分割黄金为小单位面值,以用于更低价值的交易,但其分割的物理限制阻止它在很多交易场景中的(物理)使用,从而迫使人们诉诸于使用更低价值的金属,例如白银和铜,甚至转向后来的货币证明(蓝狐笔记注:货币证明如跟黄金挂钩的法币)。
比特币作为第一种数字形式货币的出现使我们可以超越这些货币的“物理”限制,并能在数字领域扩展,且无现有的限制。要理解比特币如何使我们能改进货币属性,需要对它如何运作有一个基本了解,同时也要知道比特币的数字化表示方式。比特币,它“最原始”的形式,就是一款软件,可以就比特币的单位所有权自动达成共识。换句话说,比特币的原始形式是可支出金额的列表和花费它们的条件。
由于比特币跟以往的货币资产不同,它不是基于物理所有权,而是基于支出条件的共识,因此,我们应该将讨论的限制分为两个共识层。第一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链上”层,它是我们刚描述的全球共识层,且我们将其视为决定比特币单位所有权的最终真相源。从其作为全球共识层的性质看,它对所有参与者都有约束力,因此,它相对固化且有限制。因此,在一定程度,它在货币属性上为我们提供了适度的改善。
例如,比特币可分割至最小为“聪”的单位,它相当于一个比特币的亿分之一。分割过程本身要求改变分配给相关单位的支出条件,这意味着,它们需要“被花费”以进行分割。
我们可能会注意到,尽管有单位大小的限制,但如有必要,进行扩展是可能的,方式是通过在全球共识机制中进行改变。虽然这些改变执行起来非常困难且成本很高,但仍然是可行的,且随着时间推移出现新需求,可以为我们提供对资产本身的一定程度的改进。改变资产的这些技术货币特性的能力是比特币引入的前所未有的能力,这赋予它比以往的货币更大的优势。
第二层称为“链外”层,它可以利用比特币的特性,比特币既作为基于共识的数字资产也作为可编程的软件,比特币允许合作者创建比特币共识的“子集”,且能使用各种机制在子集内进行交易。
如果我们以比特币的可转移性为例,在物理位置之间,尽管它毫无疑问非常便宜且易于转移,但在链上比特币实际所有权(支出条件的变化)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限的,它每天大概允许 60 万笔的最终结算(所有权转移)。(蓝狐笔记注:比特币每秒大约能达到 7 笔交易, 24 小时一天的交易大约能达到604, 800 笔左右)
但是,由于交易通常是发生在协作方之间(希望进行交易的双方),链外层允许他们使用各种结构来达成共识。因此,这支持他们可以扩展到电子数据物理移动的近乎无限的极限。
有很多这种结构的选择,不少已经在研究和开发中,每个选择为交易实体提供广泛的不同权衡。知名的案例是“闪电网络”,它提供无须信任和即时的交易,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流动性,提供了“侧链”如“Liquid”,它提供高速和机密交易的好处,并且资产发行引入信任的权衡,它有可信实体组成的联盟,为客户管理共识子集。
在对比特币的货币属性进行分析的结论中,我们看到,货币资产从实物转为数字领域可以让我们实现前所未有的改进,而且还使得资产的货币属性具有高度灵活性。
因此,我们可以在这里得出结论,从其内在属性来看,比特币空前地优于其所有前辈。考虑到这一点,似乎应该对比特币作为货币的适用性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我们将继续探讨比特币以及它的生产和供应最有争议和最有创新的方面。
比特币的生产
比特币诞生之前,在货币经济学作者看来,在市场上生产数字货币是富有挑战的,几乎不可能实现。
专注于货币经济学研究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约尔格·吉多·希尔斯曼教授在他的一本书中表达了这种广泛认同的想法。他声称,“完全由比特和字节定义的经济商品不太可能在自由市场上自发产生。”巧合的是,他于 2008 年 10 月出版了这本书,距离比特币白皮书发布两个月,而三个月之后比特币面世。
比特币的发明确实需要找到一种解决方案,以解决当时尚未解决的问题,即能够在不依赖可信实体的情况下,具有可控供应量的数字稀缺性的生产能力,要解决“双花”问题。
比特币的创建者通过引入“中本聪共识”的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其基本的思想是计算机之间就找到数学谜题的解进行公开竞争。
挑战谜题与随机乐透类似,找到解的唯一可知方法是通过随机猜测,且发现解的概率对每次猜测而言都相同。求解过程需要消耗计算算力,其主要受制于计算机器的可用能源限制。
Adam Back最初曾在 1997 年提出类似的过程,作为其hashCash系统的一部分。比特币的工作原理类似于该提议的机制,但比特币对此提议有一个关键的改进点,就是它设置了严格的时间表来进行新代币的生产。
比特币通过使用点对点共识网络来执行和验证货币规则和时间表来实现这一点,并对用于生产新代币的计算工作自动进行周期性的调整,调整挑战谜题的难度,以此让代币的生产速度与时间表基本相符合。
不同于以往的货币资产,如黄金、白银和贝壳等,这些资产依赖于其特定的物理限制和生产的稀缺性;同时,它也跟当前法定货币系统不同,法币依赖于可信的发行者(如央行)来生产货币,而比特币只是纯粹依赖于它生产的数学系统。
这种特性允许用客观和通用的方式对比特币进行有效性验证,并能在生产货币时进行公平和公开的竞争。任何人都可以在竞争中自由参与或自由退出,只需花费算力即可,并有机会根据其所耗费的算力成比例地生产出比特币。
123下一页